大部制换来小政府
备受关注的大部制改革终究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根据昨日公布的方案,改革以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长期以来,外界对政府职能的诟病较多,具体内容有3:1是在应当管的领域政府常常缺位,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职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2是在不该管的领域政府喜欢越位,表现为政企不分,过量干预市场行动导致价格信号失真;3是在职责划分模糊的领域,不同政府部门会出现角色错位,有益的争抢,无利的推委。 改变角色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唯一办法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1主线贯穿方案的始终。除大部制改革内容之外,方案中还有相当篇幅触及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包括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加强依法行政等重要内容。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些职能转变内容:管好该管的,放松不该管的。 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不断深化的进程,既不能止步不前,也没法一挥而就。外界对推动改革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具体实行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方案的出台只是改革破题,接下来才是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具体实行进程医治白癜风权威医院需要胆大心细。 首先要牢记掌控改革的初衷和方向,不能将大部制改革变成部门权利和利益的重医治白癜风有甚么方法新分配,改革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如果仅仅是将之前散布于不同部门的政府权利重新分配,则丝毫无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变动时期,各个政府部门还需要注意职能的无缝对接,杜绝上家不理、下家不管的情况产生。 其次,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需要同步推动社会气力的培养,弥补政府退出领域的管理空白。社会组织缺失,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极易给公众造成改革后不如改革前的印象。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现在还有很多欠缺,比如行政化偏向明显、成立社会组织门槛高等,下一阶段亟需破除这些弊端,大力培养社会气力,使之与政府共同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 另外还应重视机构改革的干净完全,横到边,竖到底,切忌流于形式。大部制是在“部”的层面部门数量减少和职权范围扩大,同时也需要在各个部委内部推行大司局制和大处室制,强调部门之间的融会,不是简单的机构拼接,而是为了融会以后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