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看似寻常最奇崛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引言

年6月7日,医院急诊部来了一位看似寻常的发热患者……

01丨病史特点

30岁的女患者在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0℃”,伴畏冷、无寒战。就诊外院,完善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是呼吸道感染,予静脉头孢类抗生素治疗3后仍发热。

.06.07入医院急诊部。

末次月经.06.04,未婚未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1

生命征平稳,精神倦怠、急性面容,体型消瘦。

2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未闻及瓣膜性杂音。

3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4

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发现白细胞(1.43*10^9/L)、中性粒细胞(78.40%)、血小板(68*10^9/L)减少,淋巴细胞(13.70%)增多;生化检查发现钠(mmol/L)、钾(1.98mmol/L)降低,肌酐(93umol/L)、球蛋白(40.1)、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62U/L)、肌酸激酶升高(U/L);CRP正常,PCT(0.ng/mL)升高;凝血以及心肌酶正常。

初步诊断

1.发热原因未明(感染性?)

2.白细胞减少症

3.血小板减少症

4.肺部结节

5.甲状腺结节

6.急性肾损伤(?)

7.低钾血症

拟诊讨论

感染性发热

支持点:急性病程,前驱受凉史、PCT升高。

不支持点:无明显感染灶、CRP正常。

血液系统疾病

支持点:高热、血小板、白细胞下降,CRP正常。

不支持点:无骨痛及出血倾向。

结缔组织病

支持点:青年患者,发热、血小板、白细胞下降,CRP正常。

不支持点:无皮肤、口腔等病变,高热。

非特异性炎症

支持点:发热、CRP正常,肾功能不全。

不支持点:急性病程,无其它系统受累表现。

诊疗计划

1

予I级护理,监测生命征。

2

完善高通量测序,白细胞形态学、免疫全套、甲功等。

3

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帕拉米韦抗病毒,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监测尿量。

4

沟通病情。

02丨诊疗经过

06.08

体温:39.5℃。

症状:恶心、呕吐、纳差。

辅助检查:K+2.58mmol/L,白细胞计数1.36*10^9/L,

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帕拉米韦、补钾、护胃等治疗。

06.09

体温:38.7℃。

症状:恶心、呕吐加重、纳差。

辅助检查:K+2.26mmol/L,白细胞计数1.86*10^9/L,

左氧氟沙星、帕拉米韦、补钾、护胃等治疗。

06.10

体温:38.2℃。

症状:恶心、呕吐、纳差明显好转。

辅助检查:K+3.24mmol/L,白细胞计数3.86*10^9/L;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未检出。

停用左氧氟沙星、帕拉米韦,继续予补钾、护胃等治疗。

mNGS检查结果

血标本送检宏基因组测序(mNGS),检出总序列数34M,细菌、真菌、寄生虫理论灵敏度1copies/mL,病毒理论灵敏度copies/mL的情况下,mNGS结果为阴性。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提示可能为非感染性疾病。

06.11

体温:37.4℃。

症状:无恶心、呕吐。

辅助检查:K+2.85mmol/L,白细胞计数4.72*10^9/L,SSB强阳性,SSA中阳性,抗dsDNA阴性,ANA阳性。

出院诊断

1.干燥综合征

白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

2.肾小管酸中毒(低钾、低钙、低磷、高氯血症)

3.肝功能损害

4.急性肾损伤

5.双侧肾结石(可能)

6.低蛋白血症

03丨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我国患病率0.33%-0.77%,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局部表现

发热、唾液分泌减少,频繁饮水、唾液腺肿大;泪腺分泌功能低下,眼部干涩、磨砂感、充血,干燥性角膜炎。

累及系统

皮肤、关节肌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系统(肾小管性酸中毒)、血液系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诊断性检查

1

自身抗体

2

唇腺黏膜病理

3

口干燥症检查

4

干燥性角结膜炎检查

治疗及预后

_

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现使用的药物多为经验性治疗,或借鉴类似病变的治疗。

_

局部症状的治疗、系统症状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_

本病预后较好,预后不良因素包括进行性肺纤维化、中枢神经病变、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淋巴瘤者。

04丨宏基因组测序

宏基因组测序不依赖于培养,使用测序技术对样本中所有微生物基因组(称为宏基因组)进行分析。最早是用于研究各种环境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由于流程优化,测序时间缩短(平均48小时),灵敏度提高以及特定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推动mNGS进入了病原体鉴定的临床实践。

临床上,在疾病评估中确认感染和排除感染同样重要。理论上,考虑到mNGS“泛病原体检测”的特性(即同时检测DNA和RNA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能力),与有倾向性的传统检测相比,mNGS在排除感染方面似乎更有说服力。许多研究表明,mNGS的诊断性能(包括阴性预测值)优于常规方法。随着mNGS工作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和临床诊断检测准确性的提高,该技术将在排除感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感谢医院急诊部提供本病例

唯菌论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ca.com/hnxbdyzl/12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