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丨洗澡不当易发干燥性皮炎
现在条件好了,在家洗澡非常方便,很多爱干净的人士喜欢经常洗澡,而且还会用搓澡巾认认真真地搓掉皮肤上的灰尘、泥巴,把皮肤搓得红红的,觉得很过瘾,但这种爱洗澡的方式对皮肤会造成伤害,会不会因此患上干燥性皮炎?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洗澡方便了,许多人养成了常洗澡的好习惯。但洗澡过度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麻烦。
我们知道,皮肤最外层为角化层,不含活细胞,洗澡时常可被搓下来,但它并非是完全没有功能的“肮脏的老坑、泥巴”。用“皮肤的生态湿地”称呼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老化上皮的角蛋白;也含有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还有少量“常驻菌”,也会有接触外界环境而沾染到的异物及其他微生物,这些外来物质会受到皮脂及“常驻菌”的抑制、破坏,其中某些抗原成分可被传到皮肤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内的免疫细胞,使机体能识别及控制,起到类似免疫接种的作用。因此或许可把皮肤角化层视为训练机体免疫系统的常设机制,使人体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如果洗澡时不断过度搓掉这层角化层,那么可能在遇到外来异物或致病菌时就失去了一个缓冲层,直接致敏皮肤,引起皮疹、发痒等症;特别在干燥的冬季,皮肤血管收缩,皮脂分泌少,皮肤新陈代谢慢,不能及时补充形成新的缓冲层时,就更易发生“干燥性皮炎”。
防治的措施就是重建及保护“缓冲层”,即洗澡时不能过度用力搓尽角化层,把皮肤搓红,也不建议过多使用去污剂松解这缓冲层,特别在冬季。皮疹严重时适当使用调理局部免疫的药物,抹上刺激性小的霜剂,以临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来源:科学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