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季感冒了要不要吃药,主要取决于这一点

头疼、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每年冬季都是感冒高发的季节,面对感冒来袭,有的人选择吃药,认为发烧喉咙痛那么难受,吃点感冒药好的快;而有的人则选择扛着,认为一点小病就吃药,会降低身体抵抗力。那么,感冒了到底要不要吃药?实际上,吃不吃感冒药,并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而是取决于感冒的症状。

感冒了到底要不要吃药,看这里

大多数情况下,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患病时产生的各种症状本质上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流鼻涕、打喷嚏可以赶走病毒;鼻塞可以阻止病毒侵入;发热可以刺激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抗体的产生,并阻碍不耐热的感冒病毒的繁殖,从而促进机体的康复。因此轻度感冒患者根本不用服药,只要多休息、做好保暖、多食用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基本上病情就可以自我痊愈。

但如果出现继发性感染,比如引发了鼻窦炎、肺炎等,或者感冒症状明显加重,就应该与医生沟通,及时服药。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在感冒后要特别注意,比如幼儿和老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这类人群即使普通感冒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及时治疗。

选择感冒药,一定要看药物成分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感冒药并不能杀灭感冒病毒,只是帮助缓解发热、咳嗽、鼻塞、头痛等症状,帮助人体在一种相对较为舒适的情况下恢复体力对抗病毒,从而痊愈。下面的这些感冒药对照症状自己选。

1、“麻”—含有伪麻黄碱,缓解鼻塞。

2、“扑”“敏”—含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缓解流涕、流泪、打喷嚏等。

3、“氨”“酚”—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缓解疼痛、退热。

4、“美”—含右美沙芬,镇咳。

5、“清热”“疏风”—疏风清热胶囊等,多用于风热感冒即出现咽喉疼痛、痰液发黄、口干等症状。

6、“解毒”—牛黄解毒片等,用于感冒时的上火症状,但服药最好别超一周。

如果以上症状都有,可以吃含解热镇痛+缓解鼻塞+止咳的复方感冒药了。总之吃药之前一定要注意看成分,不要同时吃几种感冒药,以免导致药物过量,造成肝功能损害。如果吃了感冒药,症状一直不见好的话,及时看医生。

预防感冒,从这八点做起!

其实,与其纠结感冒了要不要吃药,倒不如提前预防感冒,先从以下几点做起吧。

1、流感流行季节,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必要时戴上口罩;

2、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3、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4、清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5、多喝水,加强排泄;

6、加强锻炼,注意增减衣服;

7、注意休息,不要劳累;

8、必要时可注射流感疫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ca.com/hnxbdywh/165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