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遵照中央部署推动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农业部:遵照中央部署推动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5)

答: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养的自交系,外源基因是由我国科学家自行克隆植酸酶基因,受体品种是“Hi-Ⅱ”玉米自交系。

植酸酶可以减轻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将植物中大量存在的植酸分解为肌醇和可被动物利用的磷,从而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效力,减少高磷粪便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食用安全性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对比玉米一样安全。植酸酶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植物中广泛存在,在食品工业中广泛运用,人类或动物有长时间安全食用或饲用的历史;与已知致敏原蛋白氨基酸序列无相似性,与过敏人群血清无交叉反应,不会致使过敏;动物毒理学实验未见不良影响。

环境安全性分析与检测结果显示,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在国内种植对生态环境是安全的。该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对比玉米相比,在生存竞争能力、杂草性和入侵性方面未发现变化;在基因漂移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没有发现植酸酶基因漂移对农田生态和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中国没有玉米野生近缘种,因此不存在植酸酶基因向野生种漂移的风险。

问、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进程与后续管理情况是怎样的?

答:1999年和2004年,农业部前后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运用安全证书。在全部安全评价白癜风可以治好吗进程中切实做到:

1是评价指标全面规范。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南,制定了份子特点、环境安全、食用安全、饲用安全等评价指标,部份指标比国际相干标准更加严格。

2是评价进程科学严谨。以转抗虫基因水稻为例,经相干省政府部门审核、安委会评价和农业部批准,研发单位于1999~2000年展开了中间实验、2001~2002年展开了环境释放,2003~2004年展开了生产性实验,2004年申请转基因水稻生产运用安全证书。除申请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外,根据安委会的评价意见,2004~2008年,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对转基因水稻的份子特点、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部份指标进行了检测验证。

3是评价结论真实准确。多年的安全评价实验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玉米份子特点清晰;未发现环境安全不良影响;关键营养成分没有差异,毒性实验对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实验动物未发现不良影响,与已知过敏原无同源性。安委会综合评价认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与非转基因对比水稻和玉米具有一样的安全性。

4是决策进程慎之又慎。安委会做出同意发放安全证书的建议后,农业部召开由国务院11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对安全证书发放事宜进行审议。同时,农业部对后续监管如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种子生产经营、商业化生产管理、产品标识目录制定及监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

5是产业运用尚需时间。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实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依照《条例》、《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实验,到达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以后,相干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

问、我国有没有批准进口转基因食粮种子在国内种植?

答:截至目前,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根据《条例》及配套规章,农业部对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依照用处分三类进行管理:1是用于研究和实验的,2是用于生产的,3是用作加工原料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程序包括两个环节:1是境外研发商向农业部申请安全证书,经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中国境内检测,并经安委会评审合格的,由农业部批准发放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2是境外贸易商凭研发商取得的安全证书等资料,向农业部申请每船进口安全证书,农业部批准后发放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

截至目前,经安委会评审,农业部已前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棉花外,其余进口作物用处仅限于加工原料。农业部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ca.com/hnxbdyhl/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